An analysis of WHO classification of intracranial tumors in KMCH: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ies of astrocytomas

Autor: HUANG,XU-LING, 黃旭霖
Rok vydání: 1991
Druh dokumentu: 學位論文 ; thesis
Popis: 79
Part I. 高雄醫學院腦腫瘤的臨床統計與分析 從1983年2 月至1990年10月高雄醫學院腦神經外科有394 例病理證實腦腫瘤之病患, 男性有190 粒, 女性有204 位, 年齡分布於2 個月至79歲。依照世界衛生組織腦腫瘤 分類法,本院腦腫瘤的統計分析中,以神經膠質瘤(25.9%) 為最多, 其他依次為腦膜 瘤(21.6%), 腦轉移瘤(19.3%), 腦垂體腺瘤(17.8%) 。若以單一腫瘤而言,腦膜瘤 應排第一位,其他依次為腦轉移瘤,腦垂體腺瘤,星狀細胞瘤(14.7%) 和多形性神經 膠芽瘤(6.1%)。在102 例神經膠質瘤中, 以星狀細胞瘤最多見, 占56.9%。 本院小於15歲的孩童, 最常見的腦腫瘤為星狀細胞瘤(33.3%), 顱咽管瘤(19.1%), 室管膜瘤(9.5%), 脈絡叢乳頭狀瘤(9.5%)和神經管胚細胞瘤(4.8%), 而本院成人最常 見腦腫瘤依次為腦膜瘤(22.5%), 腦轉移瘤(20.4%), 腦垂體腺瘤(19.0%), 星狀細 胞瘤(13.7%) 和多形性神經膠芽瘤(6.4%)。由此可見,孩童腦腫瘤大部分屬於神經膠 質瘤(57.3%) ,而成人大約僅占四分之一。此外,本院孩童腦腫瘤較常發現於天幕上 區。 各種腦腫瘤的發生率和年齡的關系,依連續性直方圖(histogram) 來表示, 呈現單一 高峰期的腦腫瘤有腦垂體腺瘤( 其高峰期介於30歲到40歲 ), 腦膜瘤和腦轉移瘤( 兩 者的高峰期介於50歲至70歲 )。雙高峰期可見於星狀細胞瘤和多形性神經膠芽瘤,高 峰分別位於孩童期和成人期。 就位置而言,星狀細胞瘤與寡樹突膠質瘤好發於額葉,多形性神經膠芽瘤則好發於頂 葉,腦轉移瘤則以顴葉較常見。以性別而言,本院腦腫瘤以女性稍占多數( 男女比為 9:10 ); 男性較多見的腫瘤有星狀細胞瘤和腦轉移瘤, 女性較多見的腦腫瘤有腦膜瘤 、聽神經鞘瘤和腦垂體腺瘤。 part II. 狀細胞瘤之臨床病理學研究 星狀細胞瘤是一種常見的原發性亞性腦腫瘤,東西方學者的報告相似,約占15% 至30 % 。但是其所屬的神經膠質瘤,歐美的報告為40-62%;日本和臺灣地區以及本院的報 告,則介於30% 至40% 。因此,星狀細胞瘤以外的神經膠質瘤是否因東西方民族以及 地理的差異而有所不同,還需更多的資料分析比較。星狀細胞瘤好發於男性,各種年 齡皆可發生,以孩童期和中、老年期較多,臨床症狀因腫瘤位置不同而異,症狀出現 至住院檢查期間也因位置不同而異。星狀細胞瘤最常見於額葉,多形性神經膠芽瘤以 頂葉最容易發生。 星狀細胞瘤的預后和許多因素有關,例如位置、年齡和腫瘤分化程度。若以病理分類 評估預后時,中間存活月數在Kernohan第三級和第四級分別為16.4個月和15個月, 在 統計學上并無意義(P>0.1) 。然而,以Ringertz三級分類評估預后時,有統計學上的 意義(P
Databáz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 Disser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