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新聞多元化之研究 : 以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眾日報、台灣時報高雄市版為例

Autor: 楊蕙萍
Druh dokumentu: Text
Popis: 自從報禁開放後,報社如兩後春筍般林立,家數成長非常迅速,競爭也十分激烈。報社或因為品質良莠不齊,或受限於資金薄弱,或不符市場需求而宣告解體。報紙為求生存,引進集團股份,或在新聞內容上向權力或財力中心靠攏的現象層出不窮。使得報紙的新聞和意見多元化的理想受到挑戰。此外,報社增加,為強競爭力,除推出促銷活動外,改版也是重要策略。 本研究根據多元化觀點,探討報紙地方版新聞的多元化。透過內容分析法,比較民國82年1月1日至民國84年12月31日期間,不同所有權的四家報紙:中國時報、聯合報(報系報/全國報)、民眾日報、台灣時報(非報系報/在地報)高雄市版,以及其在改版前後之新聞多元化。研究觀察的類目包括「新聞外觀」和「新聞內容」兩部份。「新聞外觀」主要檢視報紙報導方式、新聞產製來源、涵蓋地區(包括整體地點及都會化程度)、新聞主題、消息來源(包括主要消息來源、消息來源職業、消息來源職級)的多元化。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所有權報紙的高雄市版,在新聞外觀上有差異,其中民眾日報和台灣時報兩家非報系報的新聞面積和照片面積,所佔的篇幅遠超過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兩家報系報,可見非報系報相當重視高雄市版的視覺效果,十分強調版面的吸引力。中國時報則以短篇的新聞綜合集錦和有關當地鄉親父老的報導,並搭配為數可觀的半身照片,作為該報的特色;至於聯合報,則以數量稍少的新聞但標題卻非常醒目而自成一格,該報的照片面積則是居報系報之冠。此種差異都存在於四報改版前、改版後期間。 就新聞內容方面,報系報和非報系報在報導方式、新聞產製來源、涵蓋地區、新聞主題的多元化上,也有區隔。四報除了都以純爭新聞為主要報導方式外,報系報會加強「特寫、專訪」和「讀者投書」的比重。 再看四報的新聞產製來源,無論是報系報或是非報系報,都以「本地記者」所撰稿件為優先考量,其次才是「非本地記者」的報導。就比例來看,非報系報的本地記者比例,則較報系報超出許多。但檢視記者報導「是否具名」的部份,研究發現報系較常刊登記者的署名(byline),彰顯其新聞的可信度及新聞的自製能力。若分改版前、後檢測四報產製來源的差異。則發現非報系報改版後轉向增加本地記者「署名」報導。 研究四報涵蓋地區則發現,四報高雄市版均以「高雄市」為報導主力,其中非報系報最顯著,民眾日報和台灣時報「高雄縣、市」總比例將近九成。報系報則對鄰近周遭地區(如金門澎湖馬祖、台東)較感興趣,涵蓋地區較廣。此種差異在改版前和改版後都非常顯著。 再探討四報的新聞主題,「政府/政治/選舉」類的新聞是四報的最愛,除此之外,中時、聯合兩報系報較關注「社會/災禍」、「人情趣味」和「醫藥/生活」類的主題:台時、民眾則較注意「教育」、「環保」類的新聞。這個現象大致維持在改版前、後,值得一提是,改版後報系報增加了「服務性」、「文化民俗」及「農漁勞工」的主題比例;非報系報則加強了「社會/災禍」的報導量。 至於所有權對消息來源的影響,在「主要消息來源」部份,雖然四報都以「政府官員」為來源第一順位,但在其他來源上,報系報較強調「法官、警察」和「勞工」的來源;非報系報則重視「政黨」、「議員」的說法。報系報重藍領階級觀點,非報系報強化權力核心的看法,在改政前、後差異都很明顯。 再就消息來源職業來看,四報都以「官員」所佔比例最高,在次要來源職業中,縱使「一般民眾」、「民意代表」、「民間團體」都獲四報青睞,但由於各報優先順序和比重並不相同,導致顯著區隔。改版後,四報更重視「一般民眾」、「民間團體人士」等來源。 四報的消息來源職級的差異也有不同,聯合、台時偏向「機構主管」,中時、民眾偏向「非機構主管」。 本研究整體而言,報系報的新聞比較符合多元化的概念,類目範圍較為廣泛。非報系報可能受限於報社資源、記者數量及素質等條件限制,以至於在新聞多元化的表現上較不理想。
Databáz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 Disser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