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is: |
天山造山带晚古生代以来的隆升剥露过程与带内矿床形成后的保存潜力密切相关. 本文报道了新的角闪石/斜长石Ar-Ar年龄和锆石/磷灰石(U-Th)/He年龄, 为重建南天山中段地区欧西达坂岩体完整的构造-热演化历史提供年代学基础,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冷却速率及剥蚀速率变化特征, 对南天山中段晚古生代以来的热演化历史及隆升剥蚀历史进行了探讨. 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 角闪石Ar-Ar坪年龄为(382.6±3.6)Ma, 斜长石Ar-Ar加权平均年龄为(265.8±4.9)Ma, 锆石与磷灰石(U-Th)/He年龄分别为(185.8±4.3)和(31.1±2.9)Ma. 热演化历史及模拟结果表明, 南天山中段地区晚古生代至今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可以大致分为5个阶段: (1) 志留纪末至晚泥盆世岩体平均冷却速率约7.84℃/Myr; (2) 晚泥盆世至中二叠世末期, 岩体的平均冷却速率约2.07℃/Myr; (3) 中二叠世末到始新世中期岩体平均冷却速率降至0.68℃/Myr, 此期间总体地质运动较为平缓; (4) 新生代始新世期间(约46~35Ma)南天山中段地区发生了一期快速隆升剥蚀事件, 岩体冷却速率突升至5.00℃/Myr, 剥蚀量达到1.83km, 平均剥蚀速率0.17mm/a; (5) 始新世中期(约35Ma)至今, 平均冷却速率约为1.14℃/Myr, 隆升速度仍然较快, 剥蚀量约为1.33km, 平均剥蚀速率约0.04mm/a. 新生代以来天山的剧烈隆起抬升受控于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 远程作用在天山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