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教室中的種族與性別:教師、特權和持久不變的社會不平等 Book Review: Race and Gender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Privilege, and Enduring Social Inequalities

Autor: 李淑菁 Shu-Ching Lee
Jazyk: English<br />Chinese
Rok vydání: 2021
Předmět:
Zdroj: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Vol 21, Iss 2, Pp 151-163 (2021)
Druh dokumentu: article
ISSN: 16802004
1680-2004
DOI: 10.53106/168020042021122102004
Popis: 《教室中的種族與性別:教師、特權和持久不變的社會不平等》(Race and Gender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Privilege, and Enduring Social Inequalities ) 出版於2013 年, 並於2015 年獲致美國社會學會(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種族、性別及階級」學門的優異貢獻專書獎 項。作者Laurie Cooper Stoll 博士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拉克羅斯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La Crosse)社會學及刑事正義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教育中的社會不平等、性別化暴力及肥胖研究,並經常受邀進行教育現場教師增能活動,促進校園平等之實踐。 在致力種族與性別平等教育超過一個世紀的美國,校園中的種族與性別平等了嗎?教育真能解決種族主義(racism)與性別主義(sexism)嗎?教師們能夠促進教育中的公平正義嗎?Stoll博士帶著這樣的問題意識進入學校進行研究,瞭解種族主義與性別主義如何在教室中運作,探究教育、種族與性別之間的矛盾,並探問「教育」在解決社會正義與社會不平等上的角色等。當學術能夠與所處的土地產生對話,以公共關懷和道德擔當為前提,理 解存在處境並且思辯突破困境之道,即產生公共性的意義,就如前美國社會學會會長Michael Burawoy大力提倡的「公共社會學」(public sociology),人類學門也有「公共人類學」。如果教育學上也有「公共教育學」,那這本書應該會是公共教育學很重要的學術實踐。當筆者查詢中文「公共教育學」時,發覺中文世界沒有這樣的詞彙,再以英文“Public Pedagogy”進行搜尋,發現概念上比較著重正規學校教育之外的各種學習,包含博物館、動物園、媒體、商業空間、網路世界等,較不具前述公共性意涵。無論如何,公共性的強調在近年來逐漸被討論,筆者也希望藉由這篇評論,讓臺灣教育學術界能夠開啟「公共教育學」的另一層公共性思考。而本書評的寫作,也本著公共性的概念,透過這本厚實的多元文化教育田野研究細膩的教育現場觀察與洞悉,與國內多元文化教育及相關政策進行對話,亦為一種公共教育學的嘗試,賦予書評更積極性、實踐性的意義。
Databáz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